本篇文章1086字,读完约3分钟

图为华侨庄园“无土栽培”葡萄种植基地陈静。

昆明,5月16日,星报中文版——在云南省大理州宾川县华侨庄园葡萄种植基地,马来西亚无土栽培技术、荷兰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以色列智能灌溉系统等高新技术“汇聚一堂”,让人对传统农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个华侨庄园位于中国第五大侨乡云南省,逐渐将过去的“苦华侨”和“难华侨”变成了今天人人羡慕的“富华侨”。

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云南省大理市宾川县集中安置了来自印度尼西亚、印度和越南等八个国家的近5000名归国华侨。由于历史原因,宾川县归侨、侨眷主要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大多文化素质低,家庭人口多,经济积累少,生活贫困。

图为孙永斌介绍基地栽培的葡萄品种陈静。

宾川县位于金沙江南岸的干热河谷,非常适合葡萄种植。华侨带着太阳镜、劳力士手表、彩电回家了...以及葡萄栽培的新技术和新思路,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2017年,宾川县种植葡萄17万亩,总产量35万吨,产值29亿元(人民币,下同)。

“未来的农业必须是一个“产品为王”的时代。因此,技术是农民扶贫和企业发展的核心。宾川县华侨庄园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侨庄园)董事长孙永斌告诉边肖,华侨庄园与上海交通大学签署了为期五年的合作协议,引进国内先进的葡萄限根栽培技术。同时,引进以色列、美国、荷兰等国家的一流技术,建设单晶硅光伏温室、物联网智能农业等现代农业系统,改变当地农业发展现状。

云南宾川县:农业科技把“苦华侨”变成了“富华侨”

这张照片是由陈静拍摄的,他是一颗种植在华侨庄园的葡萄。

"这是宾川质量兴工扶贫的缩影."宾川县副县长陈表示,宾川县通过自主创新、县校合作、县企合作等方式实施了科技示范和培训项目,科技措施普及率达到100%。自2014年以来,宾川县已帮助8983户家庭和32517人脱贫。贫困率从2014年的11.8%降至1.55%。

在政府的支持下,华侨庄园从最初的5亩发展到现在的4000亩,2017年销售额达到6000多万元。通过创业致富的孙永斌也成为了当地扶贫行业的中坚力量。“我的家人都是从越南归国的华侨,我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更多的归国华侨及其亲属脱贫致富。”

这张照片是由陈静拍摄的,他是华侨庄园门口的一座独特的牌坊。

目前,华侨庄园已开展了53810次技术培训,支持762名农民实现大学梦。2018年,将建立统一标准、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收获、统一包装的全过程封闭服务体系,覆盖宾川县万亩葡萄园。

如今,每当提到宾川县刘家湾的华侨社区,十里八乡的村民们都知道这里有一个华侨庄园,盛产优质葡萄,技术先进,华侨文化浓厚。原本生活贫困的归侨和侨眷也成了大家羡慕的对象。(陈静)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云南宾川县:农业科技把“苦华侨”变成了“富华侨”

地址:http://www.0ccn.com//flbkj/2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