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72字,读完约5分钟
我们的记者南羽
三峡新能源日前宣布,其股份制改造已成功完成,并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这意味着公司上市已经正式进入冲刺阶段,力争在年底前达到a股ipo申报条件,并在2020年完成上市。
三峡新能源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说,十年来,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在三峡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在各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下,三峡新能源积极适应新的经济常态, 紧紧围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加强国有企业党建两大任务,着力创新发展模式和管理模式,企业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据了解,三峡新能源下一步将继续推进三峡海上风电龙头战略。未来发展目标是力争成为市场竞争激烈、产业结构合理、资产质量优良、经济效益显著、管理水平先进的项目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新能源综合开发企业。
完成股份制改革,争取尽快上市
据公开信息,三峡新能源是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峡集团)第二大经营战略实施主体,肩负着发展新能源的历史使命。其前身是中国水利投资集团公司,该公司于2008年并入三峡集团;2010年,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公司;2015年6月,公司由全民所有制公司改制为一人有限责任公司,更名为中国三峡新能源有限公司..
2017年底,三峡新能源通过北交所增资扩股,成功引进8名综合实力较强的投资者,直至2018年3月。
值得一提的是,在三峡新能源上述举措的背后,三峡集团党组明确了将新能源建设成为集团公司第二大主业的战略定位,确立了打造三峡风光、打造海上风电龙头的战略目标。
在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浪潮中,三峡集团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引领战股上市,把三峡新能源建设成为市值1000亿千瓦、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的一流新能源上市公司。
通过引进八家投资者,三峡新能源实现了从单一股东向多元化股权、从国有独资企业向混合所有制企业的转变,迈出了三步战略的第一步。
更深远的是,三峡新能源不仅吸引了资本,还引入了智能、控制和治理。
首先,在引进的八家投资者中,有三家中央企业投资建立了中央企业间的资源协调。其次,两个地方省级国有企业进行了投资,形成了中央国有企业之间的业务协作。第三,三家民营专业投资机构的进入,将为三峡新能源公司的重组上市、股权和债务融资以及资本运营提供支持。
此后,2018年10月底,三峡新能源正式开始股份制改革。2019年6月底,股份公司成立大会召开,工商登记注册完成,股份制改革顺利完成。
推进风光三峡和海上风电龙头的新战略
据《证券日报》记者报道,截至今年6月底,三峡新能源总资产超过845亿元,并网项目装机容量超过1030万千瓦,发电量超过90亿千瓦时,营业收入近40亿元。其装机容量和盈利能力已成为国内新能源企业的第一梯队。
新能源发电产业是过去十年的投资热点。根据国家能源局的数据,在2009年至2018年的十年间,非化石能源在中国新增装机容量中的比例从30%上升到70%,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从不到20%上升到30%。
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统计数据显示,在过去十年中,特别是2015年以来的四年中,在中国每年新增装机发电容量中,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等非化石能源发电的增长势头非常明显。2016年,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和国家能源局发布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首次提出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发电的比例应达到50%,到205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的比例应达到一半,表明该领域的市场是巨大的。
作为三峡集团推进风光和海上风电领军新战略的重要实施平台,三峡新能源按照三峡集团多年来确定的总体战略,大力推进陆上风电、光伏发电和海上风电,稳步发展中小水电业务,探索太阳能热、增量配电网、燃气分布式能源、风力制氢等新业务。同时,还投资与新能源业务关联度高、优势互补、战略协同效应强的风电及零部件制造业,基本形成了以风电、太阳能为主体、中小水电及设备制造为辅、相互支持、协调发展的商业格局。
然而,近十年来新能源发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迎来了发展的转折点。业界的共识是,行业的主要矛盾已经从最初的技术突破问题转变为传统的单一电力系统如何适应新能源市场的大规模开发和应用的问题。
据《证券日报》记者介绍,为适应市场变化,三峡新能源积极推进业务结构调整,成功完成了投资型向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专业公司转型,坚持集中规模与分散开发同步发展,重点发展有输送条件、上网价格低廉的新能源基地,以及上网条件好、消费能力强的中、东南地区。不断加大资源获取,快速调整和扩大组织结构,实施区域+要素管理模式,先后成立12个区域管理机构,积极抢占优质资源。
特别是在海上风电发展中,要创新前期工作方法,推进海上风电集中连片发展。海上风电资源累计超过1000万千瓦,形成了投产、建设、审批、储备一批的滚动发展格局。
(编辑白宝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