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4154字,读完约10分钟
作品介绍
“求新”体现了著名企业家宋志平对企业创新的全面探索。在40年的企业改革和两个财富500强企业的成功创建过程中,宋志平对创新的深入思考为中国企业在新的时代转向创新点亮了一盏明灯。
“求新”紧跟企业创新的主题。以讲座、沙龙、对话的形式,汇集了宋志平在光华管理学院、国家发展学院、清华大学金融学院、新锐学院、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商学院等地举办的一系列创新创业讲座和互动沙龙,并与鲍沃、菲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费勒、陈春花等专家学者进行高端对话,展示了新时期企业创新的多重挑战和丰富多彩。
作为“提问系列”的第三部分,它延续了“提问改革”、“提问管理”的风格,以实践为基础,简单明了,源于侃侃。通过生动的例子和深刻的反思,拓展了我们对企业创新的理解,是一个创新的新时代,引领我们走向企业创新的前沿。
作者简介
宋志平,管理工程博士,现任中国上市公司协会会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会长、世界水泥协会创始主席、国家工商管理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他一直深入中国建材行业。他于2019年11月卸任中国建材集团董事长。他是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和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代表,全国劳动模范。曾获“中国杰出企业家金球奖”、“改革开放30年中国企业改革纪念章”、“袁企业管理金奖”、“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全球华人经济领袖”、“财富ceo终身成就奖”等荣誉。
宋志平是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杰出企业家。他在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线奋斗了40年,创造了许多新鲜、实用的改革经验,被誉为“国有企业改革的奠基石”。他同时担任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董事长,带领两家公司跻身世界500强企业。他倡导并成功实践的改革创新模式,如“中心企业在城市运营”、“整合优化”、“网格化”管控、“八大建设方式”、“六星级企业”等,被企业界誉为“宋志平模式”。他推动了8家中央企业的重组和近1000家民营企业的混合,创造性地提出了“中央企业实力+民营企业活力=企业竞争力”的公式,被公认为中国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先驱。水泥领域大规模重组整合的实践和经验获得国家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一等奖,并被写入哈佛商学院案例。推进混合所有制建材行业供给侧结构改革获得第六届管理科学奖。
推荐订单
正文/李一宁
质疑创新是宋志平“质疑系列”的第三部分。这三部曲从企业的角度思考了每个人都关注的改革、管理和创新问题,值得一读。
早在宋志平担任北新建材总监的时候,我就认识了这个温柔的年轻同志。20多年后,通过许多机会,我更深刻地理解了他坚守行业、努力把中国建材集团和国药集团这两个中心企业带入世界500强的创业故事。我很高兴为他的新书系列写几句话。
创新是世界发展的趋势,也是中国企业未来生存的关键。每个人都在问: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创新?我们如何创新?《求新》一书不仅从企业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答案,而且用了许多生动的例子来说明企业创新有很多方法可以遵循,其中很多都是有益的、令人耳目一新的。
今天的创新不同于过去。熊彼特在100多年前率先提出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企业的经营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熊彼特提出创新是生产要素的重组。在信息时代,我们认为信息的重组更加重要。熊彼特强调企业家不同于发明家。但是现在缺少的是创造力,这是第一步,第二步是创新,第三步是创业。过去,贷款对创新至关重要,但现在人力资本是优势。过去,工业简单而稳定,但今天许多产业链漫长而复杂,充满变化。“寻求创新”在开始时提到了熊彼特、德鲁克、克里斯腾森、菲尔普斯和其他学者。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这是值得注意的。
企业改革需要全面创新。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改革开放才刚刚经历了40年。在中国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由于经济的非均衡性,我们的改革从企业改革入手,加快了企业运行机制的转变。“求新”从实际出发,提出企业应以技术创新为主,企业要进行有效创新。为了迎接高质量发展的挑战,企业应整合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将自主创新与模仿创新、协同创新和集成创新相结合,将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相结合,将持续创新与颠覆性创新相结合。这对澄清神话、促进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创新活动需要合适的环境。良好的制度和机制是创新的沃土。《求新》提出体制改革是不够的,但需要一个好的机制。我非常同意这一点。我们的企业必须是一个有道德、有文化、有共享的企业。在企业中,良好的机制被用来创建一个共享平台,使管理者、技术人员和普通员工都有参与创新的激情和责任感。这是创新的根本动力。
创新需要开放的思维。“要求创新”是以讲座、问答和对话的形式组织的,这样,思想可以在交流中发展,创新可以从世界上看到,人们可以与创新型国家携手并进。这与本书的主题非常一致,也显示了作者思想的层次和境界。
企业家精神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要求创新”将企业家精神概括为创新、坚持和责任,并简洁地传达了这一概念。创新是企业家的事。我主张创业应该和特定的人结合起来。企业家应该有新的思想,新的决策方法,以利益为导向的思维,并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宋志平的系列作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它向我们展示了一位杰出企业家孜孜不倦的工作热情和研究精神。
最后,我希望每个人都仔细阅读这本书。
2019年10月
“寻求创新”导论
文本/宋志平
《要求创新》的出版令我担忧。2018年12月,我们出版了《提问改革》,2019年8月,我们推出了《提问管理》。现在,“质疑创新”在付梓也进展顺利,形成了“质疑三部曲”,总结了我40年的探索和思考。
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任教
《质疑创新》和《质疑三部曲》的前两本书在结构上略有不同。《提问改革》是我和媒体人之间的对话集,《提问管理》是我和商学院师生之间的问答集,《提问创新》包括我在商学院的系列讲座、互动沙龙和专家对话。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相互呼应,各有特色。第一部分是基于我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给emba学生讲的“要求创新”的课程,它也补充了我近年来在其他场合解释的一些关于创新的想法。第二部分是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大学国家发展学院、新锐学院和浙江大学商学院的教师、学生和企业家围绕创新和创业的互动沙龙。第三部分是我最近与鲍沃、菲尔普斯、张曙光、索尔辛格、古德费勒、陈春花等专家学者的对话。这三个部分都紧紧围绕着企业创新这个主题,许多讨论都是针对这个问题的。
与以色列索尔辛格的对话和交流
创新是一个大话题,涉及到企业的方方面面。改革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创新也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近年来,我在几所商学院兼职任教,还围绕企业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四大创新开设了一系列课程。尽管《质疑管理与质疑改革》对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进行了深入探讨,但为了保持创新内容的完整性,本书重点介绍了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同时也介绍了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的一些理念和实践。
这本书展示了我对企业创新的核心观点。首先,我希望澄清科学、技术、创新、创造力和创新文化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我认为科学和技术是不同的,相互关联的。科学探索未知,寻求规律和逻辑,技术在于应用,这是密切相关的。重大科学发现将带来深刻的技术革命,技术将为科学发现提供新的工具,但企业主要从事技术创新。创新本身不一定是高科技。大量创新是中等技术、低技术甚至零技术。商业模式创新往往是零技术创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能做高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也非常重要。创新源于创新,创新离不开良好的文化环境,所以我们应该重视创新文化的创造。
我在书中还有一个重要的观点,那就是进行有效的创新。毕竟,企业是一个营利组织,没有创新。企业急于去做,他们不能漫无目的地创新。要突出创新目的,不要盲目创新,降低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率。这是我多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情。归根结底,企业创新是为了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企业的效益。
我认为有创新的方法。书中列举了模仿创新、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自主创新等创新模式,并探讨了不同发展阶段企业对创新模式的选择。我认为合理选择适合自己企业的创新模式非常重要。超越企业发展阶段的不切实际的创新是企业创新的禁忌,因为创新需要成本,而且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和大量的投资。
中国迎来了一个创新的新时代。创新是一项困难的工作,有许多风险。企业家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我们稀缺的资源,需要特殊的保护和鼓励。做了这么多年的企业,我深深地感到,一个真正的企业家应该具备创新、坚持和责任三大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努力打造一个有个性的企业,然后才能打造一个伟大的公司。
我做生意已经很长时间了,我可以谈生意上的事情,但是我不擅长写书,我没有足够的时间。因此,近两年来的这些书都是在谈论对话的基础上进行加工的,具有很强的“现场记录”语境,但幸运的是书中的一些观点并不受此限制。尤其是对做生意的读者来说,它可能更有根据。每次有读者说他喜欢读我的实用观点,这也让我很欣慰。
多年来,真诚地说话是我的信条。因为真正的讨论是最有价值的。在这本书的所有内容中,我力求真实、完整,希望通过记录带来一种现场感,让读者能够有不同的意见,激发自己的思考,这不仅是这本书的特点,也是我一贯的风格。我喜欢做最后一次“清理”,不要空说话,这样就有了一种通过推理来解释事物和说服人的风格。读者很自然会判断这个目标是否已经实现。
北京大学的李一宁老师亲自为这本书作序,这让我很感动。他先后为我的《民族进步》和《改革心路》作序。李先生不仅是经济学硕士、管理学硕士,而且对企业改革创新也有许多独到的见解。我记得他两年前来到中国建材集团,向大家解释创新的本质。他用一种简单的方式解释了从创意到创新再到创业的过程,这让人们感到不知所措。这一次,他又开始了“寻求创新”,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鼓励。
本书的写作得到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等多家商学院的热情支持,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菲尔普斯等学者的慷慨帮助。经过中国建材集团办公室和中国财富出版社的年轻人的精心安排,本书一如既往地完美无缺。在此,我要感谢所有参与本书写作和出版的朋友,以及长期支持我的读者。是每个人的宽容给了我写作的勇气。
2019年10月
资料来源:中国建筑材料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