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80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南京12月3日电(记者邱炳清,蒋芳)“爸爸,我带了你的三个孙子来看你。爸爸,今天天气真好。我希望你在这里……”3日上午,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周婉容的女儿陶秀华在日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的“哭墙”前讲述了她对父亲的思念。
在第六届全国公共祭祀日前夕,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家庭祭祀活动3日正式开始,幸存者将在遇难者名单的墙前献花、焚香,向82年前在大灾难中遇难的亲人表示敬意。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葛道荣、艾宜英、马廷宝以及新确认的遇难者周婉容的女儿陶秀华参加了当天的家庭祭祀活动。
今年11月29日,“周婉容”被刻在“哭墙”上,成为墙上的第10665个名字。经过研究人员的调查,证实他是南京大屠杀的受害者。周婉容的女儿陶秀华(原名周成娣)回忆说,1937年12月14日上午,四五名日本士兵持枪在她家附近搜寻,她的父亲和其他几名中国人被日本士兵发现并带走,再也没有回来。她和她5岁的妹妹亲眼目睹了这一幕。
南京大屠杀遇难者魏的孙女魏冬梅(因历史原因,“哭墙”上刻有“二字”)在“哭墙”上抚摸着爷爷的名字,喃喃地说:“爷爷,我来看你了。”1937年12月13日下午,魏在离家不远的地方拉着一辆大车被日军抓住。他被枪杀了七次,37岁时因拒绝为日本军队带路而死。他的死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毁灭性的伤害:家里有七个孩子,只剩下两个,其余的要么被送走,要么就死了。
“82年过去了,虽然战争的硝烟已经消散,但历史是不能忘记的。只有正视历史,尊重历史,还原历史真相,我们才能了解现在,打开未来。”魏冬梅说,和平与幸福不应该被亵渎,并希望在每个人的心中播下幸福与和平的种子。
2014年2月,中国通过立法,将12月13日定为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的国家法定节假日。同年12月,日本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首次启动了以家庭为基础的追悼会。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