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57字,读完约2分钟
新华社石家庄12月4日电(记者杜、杨志润)“我的数学成绩一直很差,部分科目比较严重。多亏“小老师”给我开了一个“小火炉”,我的数学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拿到月考成绩单,小昭忐忑不安的心终于放下了。
13岁的赵颖(化名)来自河北省任县新店镇双棚头村。他的家庭生活贫困。2016年,他被认定为贫困家庭。今年,她进入新店镇中学后,成绩并不理想。在了解了情况后,班主任刘卫芳为她制定了一个特殊的帮助计划,帮助老师和学生在生活、学习、心理和抱负上帮助她。
“我们秉承‘扶贫济困、智慧第一’的理念,探索实施‘2345’教师配对模式,帮助贫困学生,努力防止学生掉队。”任县教育局党委书记说。
据介绍,“2345”配对帮扶模式是指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的作用,以“一帮”、“一本书终身”、“一个政策终身”的方式帮助贫困学生,从生活、学习、心理和抱负四个方面帮助他们,实现物质帮助、心理辅导、学习进步、家庭纽带和道德提升五个帮扶目标。
目前,仁贤县有610名教师参与帮助,575名贫困学生有自己的帮助项目,如小昭。
成绩优异的杜亮(化名)是仁贤二中19年级的大一新生,但由于父母又聋又哑,他通常性格内向、自卑。在特殊的帮助行动中,学校选择了一位心理老师从心理方面帮助他。
"他的《帮助贫困学生文献手册》详细记录了援助计划和具体措施."小杜的班主任Xi蒋斌说,经过老师和同学们的努力,杜亮现在开朗多了,在学校组织的演讲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刘国辉说,在任县,48名心理咨询教师组成了17个心理咨询小组,利用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咨询站、学校心理咨询室、留守儿童之家和家长学校对贫困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此外,仁贤县还播放励志电影,分发励志教育书籍,组织贫困学生参加学生社团,使大多数贫困学生至少有一个专业。
[我想纠正错误]负责编辑:严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