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926字,读完约5分钟

你知道安徽16个地市的别称吗? 让我们来看看各自的由来吧!

安徽,简称“皖”,省会合肥,我们家乡安徽地大物博,有数不胜数的美食,也有美丽的风景名胜区。 但你知道安徽各市的别名有多美吗?

合肥庐州

合肥隋唐时,有“庐州”的称呼。 庐州是历史上三国、东晋时的古战场,住在江淮之间的巢湖北口,明、清设府辖庐州、巢湖等地,解放后是安徽省的省会。 合肥故也不叫“庐州”或“庐阳”

芜湖市——江城

芜湖市位于中国安徽省东南部,位于蓝戈江和长江汇合的地方。 芜湖自古被称为四大米市之一,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带,长江通过城堡。 悠然自得,故得此名。

蚌埠——珠城

蚌埠以前是渔村,靠在淮河捕鱼为生,这个地方河马很多,当时的珍珠也很有名,珍珠很丰富。 所以叫珍珠城,简称珠城。

安庆-宜城

安庆有悠久的历史,有潜山薛家岗和郊区张四脚等。 新石器时代的遗迹见证了安庆的祖先自古生存,繁殖在这片美丽富饶的土地上。 晋诗人郭璞说“这里宜城”,所以又名“宜城”。

淮南——煤炭城

淮南、淮北的百里煤城,成为华东的煤炭基地,为华东及全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了相应的贡献。 淮南的煤炭储量占华东的50%,安徽的74%。 量多,品种全,煤质优良。 “绿色能源”的美称传遍全国

鞍山——诗城

“一半是山水,一半是诗歌”。 大江、峭壁与诗仙、草圣相映成辉,诗仙李白死于鞍山。 有已故“诗城”的别称

铜陵——古铜都

铜陵物华天宝,得天独厚。 已查明的近30种矿藏中铜、金、银、硫铁矿和石灰石等储量丰富,特别是生产铜闻名于世。 矿山开采、精炼、铸造器,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铜陵因其成为中国青铜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被誉为“中国古铜都”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阜阳——颍州

颍州是一座古城,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西周时代是胡子国都,战国时代是楚邑。 秦汉以来,是历代郡、县、州、府的所在地,宋代进入鼎盛时期。 欧阳修、苏轼在这里当过多年官。 唐宋八大家中,欧阳修、苏轼、苏辙、曾巩四人与杭州西湖齐名,在颍州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 《大千起灭一尘之中,未觉杭颍谁雌雄》《二十四桥月,西湖十左右得秋》等,残留着赞美颍州西湖的千古佳文。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淮北-相城

相土率领那个部落,一边驾驶自己发明的马车,一边带着风尘向东前进。 途中,被青翠的淮北市古相山所吸引,在这里夯实围城,定居在淮北市相山脚下,组成氏族方国,聚集了城下町。 古名相国,国都是相邑。 邑的主山名叫相山,故名。 后来为了纪念相土而来,把这里命名为相城。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六安——皋城

要说“皐城”,必须先说皐陶、皐陶名、字庭坚。 据《帝王世纪》记载,他出生在曲阜稀少的吴墟,高陶是姚舜禹时期的重要人物,与姚舜禹齐名,是上古四圣之一。 舜帝时,他辅佐舜政。 舜死后,禹继承王位,帮助禹治水成功。 禹为了表示对高陶辅政的感谢,封今六安市一带为高陶的子孙。 已故六安有“皋城”的绰号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楚州-亭城

四大名亭的脖子醉翁亭,与滁州和亭结下了千年渊源。 它因北宋文坛领袖、主持宋代诗文改革创新运动的伟大文学家欧阳修的《醉翁亭记》而闻名。 被称为姐妹亭的丰乐亭让这座城市“迷恋”在亭里。 已故的滁州也被称为“亭城”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亳州——药都

亳州自古有“药都”之称,是中医药文化的摇篮,盛产中药材。 从东汉末年开始,神医华佗开辟了第一个“药田”之后。 勤劳智慧的亳州人,依靠华佗的灵气,依靠土地的肥沃,依靠交通的便利。 栽培、经营中药材的风,蒸蒸日上,经久不衰。 有2100多年的历史。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黄山——惠州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位于歙县、狡猾县、太平县、休宁县之间。 属于以前流传下来的意义上的惠州地区,黄山山脉东临成绩溪县大嶂山,西接狡猾县羊栈岭,北接太平湖,南临惠州山地。 自古以来被称为惠州

宿州——南徐州

宿州市也叫南徐州,其理由之一是宿州在隋唐属徐州南部的《元和郡图志》中有记载“宿州、本徐州符离县也”。 其原因之二是宿州遵从徐淮方言为“墟州”。 为了与徐州区别,也称为“宿县”或“南徐州”

宣城——塘陵、宣州

宣城是东南沿海信息表达内地的重要通道,自西汉设郡以来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中国文房四宝之乡,山水园林城市。 宣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历史文化名城。 宣城与江浙接壤,敬亭、柏视、水西、龙须四峰重叠。 青戈江、水阳江两水相依。 别称爱陵,宣州

“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池州——贵池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西南与江西九江市毗邻,东东北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毗邻,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城市也是安徽省“两山一湖”(黄山、九华山、太平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别称“贵池”。 资料来源:安徽省共青团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诗意满满 安徽16市别名”

地址:http://www.0ccn.com//flbly/19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