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54字,读完约14分钟

原题:红树林的保护修复速度加快,再生“海上森林”有多难?

资料来源:新京报记者:吴娇颖

近年来,沿海地区开发强度加大,加之近海海水污染、滥捕,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 今年8月,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确定对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 但是,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修复困难,保护和修复仍有望取得许多科学技术的突破。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涨潮时不入海,退潮时漂浮——生长在陆地和海洋过渡地带的红树林,是一个奇怪的生态系统。

“海岸卫士”、“海洋绿肺”、“海上森林”……作为热带亚热带海岸海滩特有的胎生木本植物群落,红树林可以防风灭波、净化海水、积累碳、维持生物多样化,因此享有盛誉。

近年来,由于沿海地区开发强度加大,大规模填埋场导致滨海湿地丧失,近海海水污染、过度捕捞等,我国红树林面积锐减。

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下,红树林的保护修复工作加快了。 今年8月,中国第一个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出台,确定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日前接受新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五省正在制定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具体实施方案。

但是红树林生态系统脆弱,修复难度大,保护与修复仍有望取得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突破,“红树林+”生态产业模式也在积极探索。

当地村民穿过红树林之间,走向大海。 新京报记者吴娇颖摄影

变化:“海上森林”的消失与回归

10月底,广西北海国家湿地公园内游客稀少。

与其他海滨公园不同,在这里无法一眼看到大海,“海之森”成为了独特的景色。 广阔的红树林沿着海岸线展开,潮水蟹在浅泥滩上打洞,常常能听到水鸟在郁郁葱葱的森林里扑腾扑腾的声音。

下午4点,北海市银海区下村的村民张北(化名)将挂着竹篮的铁锹挎在肩上,与伙伴们齐膝冲海水,穿过了红树林之间的一条潮路。 看到附近栈道的游客,他高兴地说:“我向大海走去了! 喊道:“。

他们的目的地是3公里以外的浅水区。 运气好的话,天黑回家之前,张北这次能赶紧挖六七斤沙虫,上市可以卖三四百元。 北海盛产沙虫,这是“大海吃海”的村民们祖祖辈辈的营生。

在他们身后,延绵4.5公里的红树林属于北海金湾红树林生态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内,面积近3000亩。

北海林业事业所站长庞万伟介绍说,自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成立以来,已实施红树林生态恢复、修复工程360多亩,新种植红树林36亩。 现在这里生长着白骨土、梧桐树、秋茄等19种红树,鸟类也从136种增加到171种。

“金湾红树林的生态修复,也是北海红树林修复的缩影”霍伟说,从年到年,北海红树林面积增加了1150公顷,10年平均增长率达到3.8%。

但是,几年前,也发生了建设为环境保护迅速发展而做出让步的情况。

年,中央第六环境保护监察组向广西反馈情况显示,年6月,为建设钦州滨海新城,钦州市调出茅尾海自治区级红树林自然保护区29%的面积保护范围,实际减少面积1413公顷。 根据相关建设计划,茅尾海和铁山港区域约595公顷的原生红树林也将被占用。 北海市合浦县沙田镇新港综合快速发展有限企业从2009年开始,因违反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拔沙填海,销售海砂,占领保护区面积约70公顷,破坏自然红树林约20公顷。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20世纪90年代,广西整体的红树林面积约为5654公顷,目前已超过9000公顷。 ”。 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主任范航清表示,经过保护和修复,整体面积增加了多处,但红树林需要处理的问题也不少。

说明了健康的红树林应该是各品种交错分布的,单一品种低,消除台风和波浪的能力弱,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 但是,现在红树林内顶级的海洋动物资源量还不到40年前的十分之一。 “海洋动物不仅可以吃有害生物,还可以帮助红树林呼吸。 动物消失后会发生虫害,防治非常困难。”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保护:广西率先“插手”红树林

为了让红树林真正“成长、生存下去”,广西率先“出手”。

广西颁布的《红树林资源保护条例》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红树林资源的地方条例。

该条例规定的“红树林资源”保护范围不仅包括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还包括生长在红树林的海滩、湿地、沿海海滩、入海河口的红树林、红树林栖息、觅食、穿越过去

“健康的红树林,应该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关于红树林的保护,不仅要增加红树林的面积,还应该关注其质量和地区的生物状况。 ”。 地域限制对范航清对栖息在红树林的海滩湿地、红树林生物等的保护感到高兴。

除了建立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和红树林资源保护区外,条例还规定了一系列禁止行为。 例如,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采摘红树林果实,建设畜禽养殖场,建设养殖区或规模化水产养殖,禁止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捕鱼、挖池、填埋、砍伐红树林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有人说:“没有砍伐红树林,只是在海里捕捉螃蟹,这也要破坏红树林吗? 但是,光是这些行为,就有可能引起一系列的后遗症。 ”。

范航清说,例如,在一些沿海地区,为了销售鸭蛋,在海边迅速发展家鸭养殖。 “大量鸭子赶到树林里,不吃红树林,看起来对红树林无害,但吃红树林里的生物、底栖动物,破坏食物网。 这样,红树林这一典型的生态联系就被破坏了。”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除了填埋场、过度养殖、渔业等外,环境污染也是导致广西乃至全国红树林破坏的重要原因。

李国成是土生土长的北海人,也是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负责生态修复工程的北排北海企业的第一位员工。

“以前的冯家江,十几公里的污水直排,又脏又臭。 两岸都是虾池,只剩下狭窄的小路,红树林无处生长。 ”。 谈到修复前后的冯家江流域,李国成感慨万分。

李国成说,冯家江流域生态的破坏,严重威胁着走出海口的红树林保护区。 “过去水里长满了浒苔。 红树林是一种胎生植物,根茎呼吸后根茎向两侧散开向上弯曲,根缠绕在浒苔上无法呼吸,最终死亡。 ”。

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冯家江流域)的生态修复工程开始。 是国内首个近海流域水环境综合生态修复项目。 其重要任务之一是建设和恢复流域沿岸红树林。

“为了红树林的自然恢复,在红树林的洲滩区域设置了禁止进入的区域,进行封滩育林。 另外,修复区域受潮汐的影响,分为堤内植物和堤外植物,保存了两岸现状良好的红树和乔灌木,选择了南方的碱蓬、广苞菊、草海桐等当地的半红树和滨海植物。 ”。 项目负责人万成仁介绍说。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我国红树林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该地区人口密集,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类矛盾激烈,红树林生境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破碎化问题。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指出红树林被破坏后,保护海岸免受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侵害,也严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底栖生物、鸟类,引起生物多样化的下降等问题。

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5年)》,确定对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现有红树林实施全面保护。

行动计划对红树林的保护力度前所未有。

红树林涉及自然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地外的红树林、红树林适宜恢复的地区,要求进行生态保护红线的严格保护。 由于严重参与了红树林的人为活动,自然保护地内养殖池等的开发性、生产力建设活动逐渐衰退。

在修复方面,计划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尽林尽林,扩大红树林面积,保护珍稀濒危物种。 开展红树林保护修复技术攻关,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立法。

到2025年,已建成和修复红树林面积18800公顷,其中红树林9050公顷,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

修复:“一棵树苗需要70年才能长成稳定的树种”

但是红树林的修复并不容易。业界有“一生、二年死、三年死光”的顺口说法。

广西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郭国记说,年北海滨海国家湿地公园刚刚建立时,金湾红树林周边一带受到了木虱的严重威胁。

“由于病虫害,木虱子代成活率极高,繁殖期长,天敌消失或减少,木虱及其幼虫在红树林洞穴中连续挖洞,逐渐将树干蛀蚀空,再通过水流漂流到新红树上,红树林 ”

郭国回忆说:“因为对红树林不了解,所以以为修复就是插秧。”受气候、土质、环境污染、病虫害等的影响,几年前,这片红树林的补种存活率最高为20%。

为了提高存活率,工作人员致力于“逐渐比较选择适合生长在这种沙质海滩的当地苗,逐渐改良优化,改善海滩等小生态环境后再进行补栽,目前存活率达到50%。”

他佩服红色苗木要成熟稳定地长成红树,需要70多年的时间。 “北海的红树林生长速度略慢于其他地方,这里的海水温度常年为28℃,冬季更高,淡水补充不足,生长速度更慢。”

范航清表示,红树林修复的最大课题除了时间尺度大外,还有技术难关和实施难度。 “海上植树造林与陆地上的标准化植树造林不同,海滩上有2处距离20~30厘米的地方,一处成长,另一处不成长。 直到今天,没有人说有世界范围内普遍的造林技术。 ”。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扎根北海红树林研究30年的范航清指出,与广东、福建等地相比,广西的红树林在自然条件下有更大的劣势。

“红树林分布在热带、亚热带近海地区,喜欢生长在河口港湾。 因为这些地区风浪不大,养分充足。 但是,广西近海大型,广阔的河口地区少,红树林只能沿海岸生长,海水盐分高,代谢消耗的能量越来越多。 ”。

他说,广西是中国唯一的全日潮海区,一天涨落一次,漫长,强度大,红树林需要大量的能源来储备氧气,经受长期的淹没。 另外,广西近海土壤贫瘠,泥沙海滩多,不适合红树林生长。

在气候方面,广西北海沿岸位于西伯利亚寒流出海口,每年2月低温突出,与其他时期高温反差极大,且没有温暖洋流的调节,这样的气温波动对红树林非常大。

对于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对红树林的影响,范航清感到无助。 他坦言,科研人员所能做的,就是不断通过研究和试验,提高当地品种的成活率,科学监测国外品种,提高整个红树林的防御功能。

受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红树林本身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恢复难度也很大。 “红树林经过数百年成长为稳定的形状,稍受破坏,大面积就会衰退。 在填海改变近海地形、占据红树林生长最佳河口港湾等人工影响下,红树林不容易找到理想的生长区域。 ”。 范航清说。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一点项目造林地块选择不当、科技支撑不足等原因,项目红树林种植成活率、留存率低。

在科学判断适合红树林恢复的基础上,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在红树林保护专项行动计划中,将自然保护地内红树林的修复作为工作重点。

“目前,直接营造红树林的海滩很少,红树林自然保护地内的许多养殖池本来就生长着红树林,具备了红树林自然恢复的条件。 在自然保护地内实施退塘还林,有利于红树林成活率、留存率的提高,也有利于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 ”。 其解释。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范航清提出了三种红树林修复方法。

“通常,在河口地区,自然生长条件很好,所以建议让其自然恢复。 基本上和《封山育林》一样。 缺点是费时间,效果慢。 但是,从功能上来说,自然恢复的效果最好。 ”。

在已有次、残败、低红树林的地区,范航清提出通过补苗、改造等人工干预手段人工修复。

为了增加红树林的面积,重建造林是红树林修复的必由之路。 “在没有红树林的海滩上生长红树林,相当于‘在田里拔葱’,这是最技术的困难,价格也最高。”

“为了真正提高当地种新造林的成活率,我们现在也面临着很多困难,我们也在努力,期待着突破。 ”。 范航清说。

利用:“只有科学合理地利用,才能实现永久保护”

随着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加快,保护与利用的尺度也成为热门话题。

广西颁布的保护条例确定,在不破坏红树林生态系统基本功能、不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等前提下,可以依法利用红树林资源进行生产经营、观赏旅游等活动。 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以外的红树林区也可以依法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区,或者在规定的地区、时间、范围内采集可以进行规模化水产养殖的红树林果实。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今年出炉的首个红树林保护专项行动计划也提出,可以比较有效地实施用途管制,在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情况下,开展适度的林下科普体验、生态旅游和生态养殖,依法进行批准的科研观测、标本采集等活动。

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红树林在海水净化、防风消波、碳贮藏等方面发挥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红树林也是重要的自然资源”,红树林资源利用始终坚持保护优先,各种利用活动满足国土空间的用途管制要求

“合理利用红树林,只有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之外,比较有效地实施用途管制,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的林下科普体验、生态旅游、生态养殖等活动。 ”

各地结合本地区实际,展示了在红树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等可持续利用技术和模式方面可以积极探索。

范航清表示,红树林应实施分类保护。 “自然保护区内的绝对保护,既有滩涂生长的也要保护,但对废弃虾池、人工湿地内建设的红树林,应区别对待,以合理利用为主。”

为了找到最合适的可持续利用方法,范航清和团队建立了“地埋管红树林原位生态养殖”模式。

他们通过小规模的实验,实现了在滩涂地下埋设管道中掺入沉箱养殖鱼类,使红树林在滩涂泥土上正常生长,并在林间海水中保护和繁殖底栖生物。 “埋设管、沉箱养殖的是当地的乌塘鳢,平均75公斤/亩,产值9000元/亩,相当于同面积红树林天然海产品价值的20倍以上。 ”。 范航清说。

“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年,范航清向中国东南沿海24万多公顷的虾池投入眼球。 “经过多年养殖,这些虾池严重退化,一些地区无法半持续采用,但这些虾池的一部分本身是在砍伐红树林后开辟的。”

他认为,如果利用广西2万公顷以上废弃虾池的一半面积重新种植红树林,总面积将比广西现有的红树林还要多。

在他的蓝图中,这是一个比较封闭的“红树林生态农场”。 “废弃虾池既可以造林,也可以养殖,我们通过人工造林栽培新的红树林生态系统,其中科学实施分级养殖、循环利用、自然净化。 ”。

范航清表示,虽然经过10年的探索,但目前该技术仍处于试验阶段,大规模的实践利用,需要越来越多的技术支持和政策保障。

但他从没想过放弃研究。 “未来,红树林只有科学合理利用,持续带来经济效益,才能得到永久保护,不会转化为农田、盐田、养殖塘、港口码头、临海工业用地。 ”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红树林保护修复提速,再造“海上森林”有多难?”

地址:http://www.0ccn.com//flbly/20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