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09字,读完约5分钟
原题:紫禁城内,大年故宫885件文物再现了“宫廷过年”。
85件文物再现“宫廷过年”
故宫“紫禁城过大年”展览会的展示文物从干隆中期开始很多,展览会从1月6日持续到4月7日
1月6日上午,故宫午门-雁翅楼展厅的“贺岁迎祥-紫禁城过大年”展览公开。 这次展览用打破记录的885件文物恢复了昔日皇宫新年的装饰、活动。 展览会从1月6日(旧历12月1日)持续到4月7日( 3月3日)。
策展人告诉记者,此次展览参展的年代主要是干隆朝中期,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过年的场景很有代表性。
一千件物品装饰紫禁城
昨天上午,观众爬上午门城楼进入陈列室。 铁门两侧布置了两个屏幕,古代的门神、年画在屏幕上“移动”,吉祥意味着如意,动作天真无邪。
午门-雁翅楼展览馆是故宫面积最大、功能最齐全、规格最高的现代化展览区,常常承办故宫重要展览,近年来备受瞩目的“千里江山-历代蓝绿色山水画特展”“清平福来-齐白石艺术特展”“卡塔尔阿萨勒尼收藏展” 此次午门正殿和东西雁翅楼展厅也迎来了史上最丰富的展览——“紫禁城中过大的一年”共展出文物885件(套),文物数量创下故宫展览历史记录。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介绍说,“过大年”展览会改变了展品“排队”的摆放方式,使文物看起来更立体。 例如书画和器物对比排列,多采用复原陈列等。 展示中还使用了动画、录像、音乐、投影、熏香等多种技术手段,丰富了观众的感官体验。 东雁翅楼根据《干隆帝岁晨行乐图》配套,观众可以拍照,也可以在西雁翅楼上盖印章。
也是故宫历史上占有面积最大的展览会。 除展览厅内的文物展陈外,整个紫禁城开放区域都属于展览的实景体验部分。 最近,观众可以看到,北海道宫门贴着门神,宫殿门口挂着春联,干清宫和皇极殿的廊废下面装饰着美丽的宫灯。 之后,干清宫的丹陛下上下竖起了大天灯、万寿灯。 紫禁城里装饰的清廷春节用品的仿制品超过1000件。
“新老融合”将恢复旧年
这次“紫禁城过大年”充分体现了“新老融合”,观众可以体验到新技术、新媒体、旧习俗、旧风味。
干宫东庠举办“宫中过大年”数字沉浸体验展,以数字技术、虚拟影像、动作捕捉等科技手段,向紫禁城传承丰富的年节文化。 展览会分为冰嬉乐园、门神祐福、花开岁朝、戏幕画阁、赏灯观焰、纳福迎祥6个部分,存在于书画、器物的祥瑞和期待中,觉醒地沉浸在体验中。
故宫还开发了近百种与“过大年”相关的文化创意产品,分为福禄寿系列、门神系列、岁朝系列、幼儿戏系列、冰嬉系列等,涉及贺岁礼盒、纸品、帽子饰丝巾、茶具、茶具等产品类
然后,代表“老”的老字号也组团进宫。
1月28日(农历小年)至2019年2月12日(农历正月8日),故宫慈宁宫花园、慈宁门外广场,由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的中华老字号公司145家,以前流传的小吃、特色美食、保健食品、保健食品。
看点1
五位皇帝的御笔“福”字跨越时代聚集在一起
午门正殿和东西雁翅楼展览馆这次展示的文物都是清代皇宫新年采用的。
例如,陈列室里摆着五个“福”字,似乎意味着“五福临门”。 其实,这五个“福”字来之不易,分别来自康熙、雍正、干隆、嘉庆、道光五位皇帝的御笔。
皇帝写“福”字是清朝宫廷的习俗,每年腊月初皇帝用“祝苍生”的笔在龙笺上写第一个“福”字,贴在干清宫上,再写十多幅贴在其他宫殿上。 之后,皇帝纷纷写下福字,报答大臣和外藩。
看点2
金龙大宴桌展示豪华“宗亲宴”
“临场感”是这次展览会的一大特色,在展览厅里用文物的组合再现了“宗亲宴”的场景。 展览会参照干隆四十八年( 1783 )膳底段的记载,仅这一幕就使用了100多件文物,呈现出宗亲宴的金龙大宴桌和宗亲宴桌。
组合展示室的金双龙按钮云龙纹编钟等乐器,再现了中和韶乐的场景。 中和韶乐是明清两代人举行祭祀朝会宴、饕餮等重大活动时采用的宫廷音乐。 新年的时候,王公大臣、皇子宗亲在太和殿和干清宫向皇帝行礼时必须演奏。
看点3
金瓯永固杯讲述“明窗开笔”的过去
《国家宝藏》第二季登场的金瓯永固杯也参加了展览。
这个华丽的杯子也是清朝的重要工具之一,用于明窗的开笔式。
开笔吉语是皇帝新年举行的第一个书写仪式,元旦零时,皇帝在养心殿东暖阁明窗放金瓯永固杯,倒屠苏酒饮用。
皇帝亲自点燃玉烛台上的蜡烛,将万年青的笔熏入八吉祥炉,写吉语。
看点4
《冰嬉图》再现清代的“滑冰高手”
此外,在展览会上,张为邦、姚文汉绘制的《冰嬉图》罕见登场,是体现古代中国人冬季运动的作品,近年来随着北京奥运会的策划而备受欢迎。
这张图描绘了腊月初八太液池的冰嬉戏的场景。 表演的核心是龙球项目,队伍有倒立、舞刀、叠罗汉、舞中幡、托鹰鸦等各种“花样滑冰”和杂技表演。
这次展览会上还原的、还原的场景都是有历史根据的,展现了清朝鼎盛时期的过年场景。 这些资料来自故宫文物藏品和档案文献,最大限度地再现了清朝宫殿过大年的场面。 倪伟
资料来源:新京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