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22字,读完约5分钟
威尼斯圣凯尔广场的中国游客。(摘自《欧洲时报》意大利版特约编辑刘欣)
海外网1月22日电据《欧洲时报》意大利版报道,700年前,凯尔·波罗带着父亲和叔叔从威尼斯出发,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前往神秘的东方。他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广为流传,激励欧洲人向往东方。700年后,越来越多的东方面孔出现在凯尔·波罗的家乡。嗅到商机的中国和欧洲旅游企业正在抓紧“做作业”,让他们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佛教旅游”:强调体验,强调文化,青睐“小景点”
威尼斯的寒冷在一月很强烈。停靠在岸边的贡多拉在海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虽然现在是旅游淡季,但圣凯尔广场仍然挤满了人。广场的一角挤满了大约20名中国游客,他们用自拍杆和平板电脑互相拍照。一对戴着太阳镜的年轻夫妇站在不远处,用冷漠的表情看着游客。
这对来自北京的夫妇在13天内去了6个国家,意大利是最后一站。“玩起来不太累,但是国家之间的距离太远了。”说到和一群人一起旅行,这个年轻人尴尬地笑了笑。“我以前从未去过欧洲。我下次会亲自去那里。我会在一个地方多呆几天。”和边肖聊了两句后,他们很快又拍了照片。
贡多拉停靠在威尼斯海岸。(摘自《欧洲时报》意大利版特约编辑刘欣)
坐在广场另一端的两名中国学生轻松多了。由于还没有预订的住宿,他们只能在这里度过他们的时光。虽然在西班牙学习的交流时间只有半年,但他们走遍了法国、捷克、匈牙利、奥地利和斯洛伐克,并在回国前的最后一周选择了意大利。
与威尼斯平均每晚80欧元的酒店相比,他们更喜欢每晚不到30欧元的价格。“它更具成本效益,感觉更具地方特色。这也是体验的一部分。”在每次旅行之前,他们会制定一个粗略的时间表来安排住宿和交通,但是具体到每天玩什么是“更随意”和“不要让自己太累”。毕竟,他们是来度假的。”
两位留学生的“佛教”旅游风格是新一代中国游客的缩影。他们从最初的巡回演出升级到现在的深度巡回演出,更追求文化体验。与此同时,他们的旅游目的地更加多样化,他们对一些非传统的热门旅游区的兴趣正在增加。他们不仅喜欢意大利、法国和英国这些经典目的地,还更喜欢新兴市场或中欧和东欧等受欢迎国家的“利基景点”。
事实上,在1月19日举行的“中欧旅游年”开幕式和新闻发布会上,许多发言人经常提到“少数民族旅游景点”,目的是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中欧旅游年”开始的威尼斯,当地居民举行了多次示威游行,抗议游客人数过多。据报道,威尼斯每年接待近3000万游客,几乎是意大利总人口的一半。然而,在过去的60年里,威尼斯居民的数量从175,000人减少到了55,000人。
由于担心“威尼斯悲剧”会在其他地区重演,欧盟在欢迎中国游客的同时,呼吁他们选择“利基”旅游景点,并尝试在错误的高峰旅游。然而,“少数民族景区”可能存在交通不便、旅游信息缺乏、语言不通等障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对中欧旅游企业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遇。
魅力攻势:中国人用广阔的数字技术前景服务中餐
近年来,中国已成为欧盟第三大游客来源国。2016年前往欧洲的中国游客人数超过500万,比2015年增长了6%。预计2017年这一数字将比2016年继续增长10%。意大利-中国商会最近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就旅游消费和出境游客数量而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旅游市场。
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来到欧洲,这无疑刺激了中国和欧洲的旅游业。他们开展了调查和研究,以进一步了解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从而提供更亲密的旅游体验。
对许多中国游客来说,购物已经成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比斯特村的威泰集团商业和营销总监埃琳娜·福格特(Elena Foguet)告诉《欧洲时报》的一名小编辑,在9个欧洲比斯特村中,中国消费者占退税总额的40%,年均增长率为14%。“中国人做事的速度惊人。我们从中国市场学习如何提高效率,了解客户群的特点。”“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的顾客,我们就死定了,”弗格森说。今天,比斯特村有说中文的导游,带着中国画册和标志。
一对戴着太阳镜的年轻夫妇站在不远处,用冷漠的表情看着游客。(摘自《欧洲时报》意大利版特约编辑刘欣)
此外,一些欧洲商家开始引入中国的移动支付系统,以迎合中国游客的消费习惯。虽然比斯特村目前只能使用银联卡结算,但目前正在与支付宝协商,中国游客近期也可以使用支付宝购物。全球最大的退税机构环球蓝联(Global Blue)也与腾讯达成了一项战略协议。马德里的巴拉哈机场和德国的慕尼黑机场将成为欧洲第一个支持微信实时退税的机场。
鉴于中国游客从移动互联网获取旅游信息的方式,一家中国企业计划在“中欧旅游年”期间在欧洲建立一个试点案例,提供在线退税、一键求助、安全智能翻译等服务,为中国游客解决旅游问题提供便利。
实现航空公司的互联互通是“中欧旅游年”的重要目标之一。芬兰航空公司将于2018年成为首个加入“欢迎中国”计划的欧洲航空公司。机组人员配备了中国公民。乘客可以享受中国菜,也可以选择手机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