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067字,读完约3分钟
我们的记者刘淇
为规范标准化票据融资机制,更好地服务中小企业和供应链融资,6月28日,中央银行发布了《标准化票据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将于2020年7月28日起实施。
据央行介绍,票据是中小企业重要的融资渠道之一,也是金融机构交易资金、管理资产和负债的工具。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小企业票据融资的有效性和效率有待提高。从金融机构的资产交易来看,票据的个性化特征明显,价格形成机制复杂,标准化程度不够高。为拓宽中小企业票据融资渠道,更好地契合金融机构资本交易特点,支持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中国人民银行引导市场机构积极探索,于2019年8月创新推出标准化票据融资机制试点,得到市场广泛关注和认可。市场机构呼吁尽快引入标准化票据的标准化体系。
在总结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央行组织试点参与机构制定了《管理办法》,明确了标准化票据的定义、参与机构、基础资产、创设、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监督管理等内容,规范了标准化票据业务的发展。标准化票据以票据为基本资产,将票据市场与债券市场连接起来,有利于充分发挥债券市场的专业投资和定价能力,增强票据的融资功能和交易规范性。
从主要内容来看,《管理办法》共8章31条,包括总则、主要参与机构、基本资产、规范票据制作、信息披露、投资者保护、监督管理和补充规定。
具体而言,《管理办法》明确了标准化票据的定义。标准化票据是指存管机构通过收集具有相似核心信用要素和相似到期日的商业票据,形成一个基本资产池,并将基本资产池产生的现金流作为还款支持,形成的同等差别受益凭证,属于货币市场工具。
同时,确定了主要参与机构。《管理办法》明确了原持票人、存管机构等主要参与机构的定义、条件和职责。标准化文书的权利和利益以及所有各方的权利和义务是通过保存协议来界定的。
在规范基础资产方面,《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基础资产应满足核心信用要素相似、期限相似、合法合规的条件。原始持票人在存款时完全通过背书转让基础资产的权利,有效保护了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原持票人应对标的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负责,存管机构和票据经纪人应对标的资产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审查。票据市场基础设施负责基本资产的统一登记和托管。
《管理办法》还明确了管理框架,规范的票据承销、登记托管、交易和流通按照现行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规定执行。为了更好地实现债券市场和票据市场的联动,标准化票据在两个市场同时交易和流通。考虑到标准化票据的短期性,采用后报制度,事前管理主要依靠信息披露,相关基础设施负责日常监控和自律管理。
(编辑董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