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2031字,读完约5分钟

新华社济南7月9日电:从“靠钢”到“弃钢”,老钢铁企业树立了“绿色模式”——供方结构改革下的济钢转型

新华社记者杨守勇和陈豪

两年前的7月8日,拥有60年辉煌历史的山钢集团济钢集团有限公司关闭了所有的钢铁生产线,寻求绿色转型,成为中国第一家完全退出钢铁产能的千万吨级城市钢铁企业。

如今,绿色低碳的朝阳产业,如环保材料、园区经济、现代物流,成为济钢的新支柱。济钢从“以钢为生”到“弃钢求发展”,走出了转型的痛苦,迎来了脱胎换骨,用生动的“二次创业”实践诠释了中国发展理念和发展模式的转变。

"这么大的钢铁厂关门了."

站在远离济钢厂区的办公楼上,李炳来日夜所在的3200高炉似乎触手可及——两年前,是他含泪下达了停工指令,结束了这座标志性高炉的历史使命,开启了济钢钢铁生产线的全面停工。

济南钢铁有限公司创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济南市首批地方骨干钢铁企业和工业支柱企业。高峰时期,钢铁产能超过1200万吨,位居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列;她支持了无数济南家庭,与这座城市的血脉融为一体。然而,在国家推动钢铁行业“去产能、结构调整”的背景下,济南大力治理大气污染,济钢走到了十字路口。

"济钢位于泉城济南,物流成本高,效益相对较低,环保压力大."济钢董事长陶博表示,2016年底,济钢“关停并转、转型发展”的战略规划得到了山东省政府的正式批准。根据计划,济钢钢铁生产线将在2017年底前安全停产。

中国没有关停千万吨钢铁企业主业的先例。时间紧迫,任务繁重,但在全面计划下,2017年7月8日,济钢炼铁厂完成了最后一批铁水的排放,钢铁生产线正式停工。

"有了这么大的钢厂,它就要关门了。"李炳来当时是济钢炼铁厂的厂长。许多大型设备,包括3200高炉,只花了几年时间,与设计寿命相比,他们是“孩子”。怎么会不痛呢?

钢板上写的几行字记录了“铁人”的附件:“济钢四米三生产线的最后一块钢板。爱你,吉钢。”

济南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关闭其主要钢铁行业几个月后,钢铁价格走出低谷,钢铁企业获得巨额利润。当记者问陶博是否认为“为时过早”时,他回答说,短期利润是“小利益”,长期发展是大局。

“用三年时间,重建一个新的济钢”

据传说,宝山是鲍的安息地。

这座曾经光秃秃的青石山现在被树木遮蔽了。20世纪90年代初,宝山脚下的济钢动员了数万名员工投入战斗,运土上山,在坑里植树,引水灌溉宝山。

与重建保山类似,重建济钢的行动正在进行中。

陶博说,去产能不是去企业。随着钢铁工业的消失,济钢将继续前进。“给我们三年时间再造一个‘新港’。”

振兴现有产业,发展快速增长项目,建设未来项目“齐头并进”,济钢不断“造血”恢复活力。

离开炼铁厂后,李炳来带领60多名技术骨干转型为生产服务人员。“凭借技术优势,我们为其他企业的炼铁、炼焦和轧钢业务提供技术支持和运营托管。“去年,他们给济钢贡献了1000多万元的利润。

济南钢铁城渣土运输分公司100辆清渣车排列整齐。这是济钢为安置员工而建造的一个快速盈利项目,将在下一个月的运营中盈利。计划在第二阶段购买100辆皮卡。

依托老厂区,济钢建立了SF配送中心,每天可发送40多万封快递邮件;多式集装箱列车每周运行三次;“创智谷”一期进入52家企业,被授予山东省创业孵化基地;16家幸存的企业去年全部恢复并实现盈利...

逐步延续产业,逐步填补产值的“塌陷坑”。2018年,济钢实现销售收入147亿元,接近主营业务关闭前的50%;考核后的利润总额为2.19亿元,员工平均年收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全面改造,铁人变成女神”

从建筑废料中回收的混凝土块被重新利用,其余的通过3d打印被生产成特殊形状的建筑材料,从而建筑废料被100%消化。该项目由济钢命名为“城市矿山”,整合了济钢的建筑垃圾清运、汽车拆解、废钢加工、混凝土生产等项目,框架已经建立。

济钢在解决了“吃”的问题后,锚定了新的动能,整合了产业,形成了体系,完成了链条,并通过“手指握拳”培育了产业特色和规模经济。

利用铁路编组站、闲置工厂等现有物流资源,发展集多式联运、城市配送和电子商务于一体的城市服务物流业务;依托工业园区,重点发展新材料、高端装备智能制造和科技服务创新,培育新产业...这些项目无一例外都是节能环保的新兴产业。

“济钢过去是一个排放导向型企业,但现在已经转变为消费导向型企业。”陶博表示,“新钢”将更高端、更环保、更有特色、更有活力。如果说昔日的济钢是一个浑身肌肉疙瘩的“铁人”,那么未来的济钢将成为一个受到社会青睐的“女神”。

2018年底,济钢党代会提出,要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将生产规模恢复到停产前的水平;五年后,经营规模将比停产前翻一番,达到600亿元。

"附在尾巴上,它能导致数千英里."陶博说,济钢的转型赶上了一个好时机。供应侧结构改革的深化和山东省新老动能转化综合试验区的建设,为孕育新生命的济钢创造了难得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支持。

[我想纠正错误]主编:范玉萌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从“依赖钢”到“放弃钢”,老钢企树起“绿色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的

地址:http://www.0ccn.com//flbxw/4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