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319字,读完约3分钟
中国经济改革学会主办的第17届中国改革论坛于2019年12月7日在北京举行。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CPPCC)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以激励措施确保6,以改革措施稳定5”的讲话。
刘世锦首先澄清了中国经济的两个基本事实:
首先,从过去30年的快速增长到过去10年经济增长的逐渐下降,这可以用一般周期波动理论来解释。在刘世锦看来,这是一个增长阶段的转变——从大约10%的高速增长到未来大约5%的中速增长。
他给出了四个理由:
首先,在工业化阶段,重要的历史需求高峰相继出现。“房地产在2003年达到顶峰,基础设施投资在2006年达到顶峰,出口在2011年左右达到顶峰。此外,我们的一些重要工业产品,如焦炭、水泥、乙烯、粗钢等,也相继出现。历史需求高峰出现后,整个增长将进入所谓的平台期,然后逐渐回落。
第二,人口和劳动力结构的重要变化。刘世锦说,自2012年以来,中国15-59岁的劳动年龄人口每年至少减少200万,最近几年达到400万或500万。就业总人数在2018年开始下降。“所以近年来,我们的稳定增长是为了稳定就业。事实上,反过来,正是由于总劳动力和结构的变化,才成为经济放缓的一个变量。”
第三,现有技术减少。中国已经形成了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门类,并在某些领域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换句话说,“我们可以使用的技术已经明显减少了。”
第四,资源环境容量已达到临界点。刘世锦表示,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已接近历史峰值,环境容量大幅萎缩,部分地区超过临界值,最明显的是雾霾天气的影响。
例如,刘世锦说,从国际经验来看,日本、韩国和台湾在过去20或30年中经历了快速增长。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1000国际美元时,它们都从高速变为中速。20世纪70年代初,日本直接降至4%至4.5%,韩国直接降至20世纪90年代末的5%左右,中国台湾从10%降至20世纪80年代末的5%至6%。
“我最近组织了一个团队,一直在研究潜在的增长率。最后,2020年至2025年的潜在增长率基本上低于6%,在5%至6%之间。我们正在经历的是成长阶段的转变,这是符合规律的。在下一步,事实上,中国经济的潜在增长率低于6%,这是一个如此简单的结论,”刘世锦直言不讳地说。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等宏观经济政策无法改变潜在增长率。从经济理论的角度来看,经济增长取决于要素的供给,尤其是要素的质量及其组合的结构,或者简单地取决于结构潜力。
“最近,放松货币政策的呼声相对较高。事实上,近年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在过去几年中,为了稳定增长,杠杆率一直在增加,杠杆率上升得太快。刘世锦说:“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出现货币政策过紧而影响经济增长的情况。”
至于脱离实际、传导不畅、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难等问题。,它们都属于结构和制度问题。货币政策作为一项总体政策,很难影响或改变这一现象。
“所以,在中国目前的形势下,我们的宏观政策并不紧,总体上还是比较宽松的。他直言不讳地说:“如果你想继续放松,放松,并试图通过刺激政策实现超过潜在增长率的增长率,你实际上是在量入为出。”
他还警告称,刺激政策可能会成为“真正的悬崖式经济衰退的诱因,目前需要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