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564字,读完约4分钟
作家莫言视觉中国资料8月18日是星期五,这一天离《收获》杂志今年第五期下印工厂只有几天,所有编辑都处于校正的最终阶段 不到早上6点,在“收获”的主编程永新手机上写了“在家乡,写了3篇小说。 我想发《收获》”的邮件来了。 “邮件来自莫言 旧新作的长句变少了,通感还自信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后,无声小说的创作在外界的强烈关注下处于安静而秘密的状态。 莫言亲手诺奖正式回归文学杂志已经时隔5年了 他的出发点依然是给他无限素材和想象力的山东高密度故乡,落点选择了“收获”。 是迎来60周年生日的纯文学期刊,也是他之前的长篇小说《青蛙》和10多部重要作品的发表地 程永新打开电子邮件,一口气读完——“三部短篇构成一个系列,不到两万字,人物生动,语言与老莫以前的比,节制、精彩、准确,长句少,显然是精心打磨的作品。 依然很好地使用了共鸣的艺术方法 》程永新在小说末尾写道:“将于年8月18日高密定稿。 这一天凌晨刚修订了作品,可能是发了信息。 时隔13年,《三弹齐发》紧急协调,部调整了第五期《收获》杂志的复印件,使《收获》的网民第一次能够阅读《诺奖后》的最新短篇小说作品。 有趣的是,这不是第一次“三弹齐发”登上“收获” 2004年第3期《收获》发表了莫言的短篇小说《挂像》《大宗》《麻风女恋人》,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 与《收获》缘分浅 自1985年第5期《收获》发表他的中篇小说《球状闪电》以来,《30年前的长跑比赛》《师傅越来越幽默》等10多部重要作品在《收获》中首发,其中长篇小说《蛙》为2009年第6期《收获》,年第8 小说一开始,先和网友聊天在小说面前,先和网友开始聊天 正文前的“小交易”中,突然出现了“各位网友,真丢脸啊。 在长篇小说《丰乳肥殿》、中篇小说《透明的萝卜》、短篇小说《阿姨的宝刀》中,写了铁匠炉和铁匠的故事。 这几年后写的第一部小说里,我情不自禁地写了铁匠 ……”为什么喜欢写铁匠? 这包括成长经历中灵魂连接梦想的场景和使他兴奋的因素吗? 但是,只有“小引”这个词的感觉和状态,才能让网民吃惊地笑。 那个放松幽默,最讲故事的莫言,没有分号,没关系。 正好赶上《收获》60周年特别纪念刊莫言投的新作小说,不早不晚正好为《收获》60周年送了生日贺礼 1957年7月24日,新中国第一本大型文学月刊杂志《收获》创刊,到今年已经60年了 今年9月中旬发售的第五期《收获》是庆祝同志创立60周年生日的纪念刊 主编程永新表示,这本纪念刊首先有“厚重感”和“历史感”几个优点。 开头复习了巴金斯于1987年发表的文案《《收获》创刊30年》,在编末收录了许多网民渴望的《《收获》大事记》和《收获》总目录( 1957.1-.5)》,因此这期杂志特别增加了印刷。 程永新说:“看起来很厚。 其次,这部作品的阵容组织得很仔细,作者队的年龄跨度最近包括5代人,各有活力,笔力有力 年九旬黄永玉的长篇连载,老作家冯骡才的长篇不是虚构的,作家严平的抗战历史纪实、诗人陈东东诗人的评传、海峡对岸作家唐诺的随笔散文,提供了历史的纵深和哲学的报偿要求。 中短篇小说以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最新短篇小说系列为首,接下来的60后作家尹学艺、70后作家葛亮、80后作家张悦然、90后作家徐衎也贡献了最近最好的文学作品 特别是在崭露头角的90多岁作家徐衎的作品中,可以看到年轻一代作家的广阔文学展望 程永新认为,对永远对年轻人开放的“收获”来说,这是“最让我们高兴”。 另外,在“在外地生活”专栏中首次发表了现代海外作家的非虚构文学。 作者叫福劳德·奥尔森,是经由上海合作发起的《上海创作计划》被中国“发现”的丹麦作家,这部作品的译者钱佳楠出生在上海,是中国新生代作家的领袖。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