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5714字,读完约14分钟
商务部昨天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媒体评论称,过去一年只有一家公司取得了直销牌照,中国直销领域的管理已经进入历史上最严格的监管期。 对此,商务部信息发言人表示:“对比直销领域的有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目前商务部已暂停直销相关考核、备案等事项,并积极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开展保健市场整治工作。
高峰期,在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推进完善的直销相关法规制度,加强与相关职能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规范市场准入,加快建立以信用为中心的直销领域监管体制,建立直销公司和主要员工信用黑名单制度,加大违法失信价格,稳定领域健康
近年来,权健企业违法违规事件引发的领域监管风暴,使直销公司进入中国20多年来遭遇了最严峻的考验。
1月3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召开修复“保健”市场混乱的百日行文芳阁通气会,对外通报直销大型权健企业的调查情况。 通报称,该局已建立专门的员工机构,要求权健企业开展直销经营的北京、河北等9个省市市场监管部门,同时加强相关问题的调查。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和商务部在京联合召开直销公司集体合同和提醒会(以下称“129集体合同和提醒会”),全国91家直销公司高管全部出席,从未缺席。
国家监督管理总局价格监督竞争局、商务部市场秩序司负责人对直销公司提出了“认识直销领域存在问题的严重性”、“杜绝公司经营活动触犯法律底线”、“按要求抓好整改落实,维护社会稳定”三个确定要求。
1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商务部等13个部门已联合启动纠正“保健”市场混乱的百日行动,召开可视电话会议,在全国各地陆续采取行动,各地多家直销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接受了签约和检查。
“此次电视电话会议以北京为主会场,规格相当高,来自13个部委的多位副部级以上领导出席了会议。 ”。 临近1月8日有会议的部委内部相关人士告诉第一财经1℃记者。
与一直以来流传的监管行为不同,在此次整治力度空之前,13个部门形成了“集团冲头”,对直销公司进行了方方面面的监管,在直销行业草木蓬勃。 北京大学中国直销领域快速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1℃对记者表示:“这次13个部门从不同的角度去监管直销公司,所以力度一定很大。”
谈及直销公司,监管层也暂停批准直销公司牌照等相关事项。 广东省商务厅相关人士独家回应1℃的记者,称几乎直销产品的备案申请“不减,全国各地都一样”。
深入中国,以庞大的人与营销市场相关的产业模式,直销领域快速发展20多年来屡屡出现问题,如今迎来了史无前例的监管行动,身处其中的人们必须进一步思考这个产业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局面。
“领域面临整顿、洗牌,期待今年‘315’以后这场监管风暴过去。”直销专家、九方马管理顾问企业董事长王万军在1℃对记者谈到此次监管风暴对业内公司的影响时表示。 但是,风暴是否过去,要看监管层对整个直销领域是否回到法律边界内的判断。
“13+”部门组拳
一个是负责直销公司活动日常监管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另一个是专职直销公司牌照审批的商务部,两者联合举办的“129集体合同与警示会”让行业内的准备感“压力”。
“参加会议的多为直销企业广告主管政府外事和公共事务的相关负责人。 ”。 与上述会议相近的直销领域的人告诉记者1℃。
根据国家监管总局官网发布的消息,“会议认为,我国直销领域稳定发展,还出现了许多违法违规行为,群众反响强烈,社会危害大,后果严重。”
1月8日的电视电话会议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局长张茅已经痛斥“保健”市场混乱,“严重危害民生,严重影响经济优质快速发展,严重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直销产业屡屡出现问题,加剧社会诟病,不断接受监管,但在“光明、黑暗”的环境中野蛮生长。
根据原工商总局官网2009年11月发布的《直销公司分类监管课题调查报告》,在对直销公司经营中存在的违法行为的调查中,监管部门排名前三的问题是“虚假推广、未经批准的直销活动、传销活动”,违法行为的发生比例分别为88.9%。
《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产品、直销人员、直销地区等有确定的规定,但我国是一个体系化社会,直销公司建立一定规模的销售员队伍后,渠道越大,产品销售能力越强,所需类别越多,有些产品越没有备案。 《直销管理条例》规定只能销售6种产品,这与现实相矛盾。 另外,随着人际关系地域边界的打破,特别是在线人际关系建立之后,人际关系已经失去了地域概念,《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的地域也不适应当前的人际关系。 由于管制和现实的冲突,在这个过程中,容易发生违反《直销管理条例》或触犯《传销管理条例》的行为。 ”。 王万军说。
1月8日发表的《联合整治“保健”市场混乱的百日行动方案》(以下称“百日行动方案”)。 )指出,针对直销领域,“开展合同,聚集积分公司、相关经营者、领域协会,通报查处典型案例,提出规范要求,督促整改。”
“100日行动计划”启动后,全国各地纷纷采取应对措施。 据1℃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1月24日,河北、陕西、山东、广东、江苏等市场监管部门就直销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签订了集体合同。
接近《百日行动方案》会议的部委内部人士对1℃的记者表示,此次“保健”市场的整顿,范围非常广,所有市场上冠以“保健”之名的日用品、食品等都是重点打击的(对象),“最近爆发是诱因之一,我们
近年来,多家直销公司穿着“合法”直销牌照的外衣,销售员为了达到目的,不惜夸大和虚假推广,最终导致客户上当受骗的情况屡屡发生。
实际上,许多直销企业从事“保健”业务,占近9成,其中内资公司较多。 整理商务部直销领域管理官网发布的91家挂牌公司新闻,1℃记者发现,共有80家经营“保健”业务(直销产品分别为保健食品或保健器材),占89.91%。
“此次直销领域的整治工作是前所未有的,力度大于以往任何专业行动”1月28日,中国卫生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华锋在1℃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过去市场监管部门或食药监部门单独发起的是专项行动,此次是13个部委联合行动。
“现在13个部门从不同的立场进行综合监管,肯定力度很大。 曾经由各部门分别进行监督管理,现在综合13个部门的作用和措施,不仅仅是“1+1”的概念。” 杨谦说。
与过去的单独部门行动和跨部门合作不同,这次是13个部门推出的监管“集团打击”,是相互分工确定的。
根据1℃记者对《百日行动方案》的整理,如以“保健”为名开展的各种违法行为由中医药主管部门主导,卫生健康、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助。 严厉查处直销和传销行为,重点查处直销公司经销商的虚假推广行为,由市场监督、商务、公安部门按照职责执行。 这不同于以往的监管,打破了九龙治水各自为战的状态,更加确定了监管责任,更加有效。
华南直销领域的人士向1℃记者表示,1月8日的会议上还提名了13家直销公司。 这些公司存在着近期不断向媒体曝光、退货多、市场投诉率高等“问题”。
1月29日,国家市场监督总局价格监督竞争局第一负责人对外表示,下一步,直销公司将结合自身现实情况,纠正“保健”市场混乱现象,根据1月29日会议和各地监督部门协调会的要求,开展生产、销售、售后服务、内部
“对整改未能落实、成效不显着、问题比较集中的公司,政府监管部门将不定期集中协商,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惩戒。 ”。 根据国家市场监督总局的官网。
监管范围“全面覆盖”
随着雅芳在2006年获得第一个直销牌照,直销产业在中国合法化后在十余年迅速发展。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权健等一些直销公司出现了严重背离《直销管理条例》的“走样”现象,最终发展成了违规传销。
对于如何判别直销和传销,商务部直销领域管理网站提供了确定的“行为特征”的定义。
1、直销是合法的经营行为,以“单层”为首要特征
2、传销是违法经营行为,“出人头地”、“入门费”、“多层次”、“团队报酬”是其首要特征。
“公司开展直销必须取得《直销经营许可证》,《直销经营许可证》只是证明该公司有资格从事直销经营,并不是区分直销和传销的依据。 ”。
“这有‘擦边球’的问题。 拥有直销牌照的公司严格遵守《直销管理条例》吗? ’徐华锋告诉记者,1℃。 “现在,直销领域的多个乱象,实际上大多回避了《直销管理条例》。 例如直销公司发生的违规问题,大多不会完全出现在直销员身上,而是出现在经销商身上,但与经销商的关系没有《直销管理条例》规定。 ”。 杨谦告诉记者,1℃时,目前许多直销企业的产品出现问题的不是完全合格的直销产品,直销企业其他销售产品违规的情况本身也是法规上的空白色或“灰色地带”。
在陷入这次舆论风暴的无限极出现了经销商的乱像。 1月28日,无限极宣布10条整改措施,成立行政总裁领导的专项项目组,全面开展“内省自我纠正”,对各企业、服务中心、专卖店、经销商开展专项大检查。
根据无限对外公布的整改措施,企业有几个问题。 例如,“经销商的管理制度不完善,主体责任不确定。 经销商夸大、虚假推广行为难以查处,擅自采用销售、传达、夸大、虚假推广违规资料的行为监管薄弱,对客户投诉的解决方法单一,缺乏人文关怀”等。
业内人士表示,一家直销公司不仅销售经备案的直销产品,未经直销备案的产品多委托经销商销售或与经销商合作销售。 直销领域的专家指出,目前直销企业与经销商的关系不受直销规制的约束,是监管部门“较难解决的问题”。
1月29日谈情况时,1℃的记者发现,此次监管部门提出的要求非常细致,范围在直销公司的销售团队和直销产品方面,直销公司的经销商集团也纳入监管范畴。
根据国家监督管理总局的官方网站,首先决定切实加强和完善直销公司的内部管理,要对销售队伍、公司高管、直销员加强管理。 其次,要切实规范公司经营行为,杜绝虚假推广和直销行为违规再次,加强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保健食品产品质量、生产过程、销售环节、标签证书等,最后,要保护客户合法权益,畅通绿色通道,投诉绿色通道。
“现在,监管部门要求不仅要规范直销公司的经营行为,还要加强产品的安全质量,要求对投诉和退货有保障。 ’王万军说,这也不同于以往的监管。
年初开始完成大部分制改革后,确定要加强新成立的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直销领域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强对直销公司及其经销商的监管。
年4月8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直销监管工作的意见》,加强对直销公司、直销员、直销公司经销商、合作者、相关人员的监管,依法查处与直销相关的各类违法行为,健全直销监管工作机制
此次《百日行动方案》也确定了直销公司违法违规行为的,取消相关备案和资质。 “直销公司及其分支机构有虚假推广、超直销产品范围经营、在未批准区域开展直销业务等违法行为的,依据市场监管等部门的执法处罚,撤销相关直销产品备案。 情节严重的,依法取消该分公司的直销经营资格,吊销该公司的直销经营许可证。 ”。
“直销领域不仅要严格进入,还需要摘录制度。 直销证不是无死金牌,也不是终身资格。 ”。 王万军说。
在这次监督下,直销公司也有应对和动作。 “现在,国家要求进行自我调查。 我们也在调整、整顿。 在此期间也在配合国家的法规政策执行。 ”。 一位媒体负责人告诉1℃的记者。
10家公司进行备案调整
在谈论直销公司时,监管层还暂停了直销公司的相关批准。 《百日行动方案》指出,“暂停办理严格的直销领域的市场准入、直销相关批准、备案等事项”。
根据商务部直销公司管理网站发布的《直销公司及其分支机构的设立和变更、行政许可若干事项服务指南》,直销公司批准的是商务部。 其中,内资公司和外资公司的申请由商务部市场秩序司和商务部外资司分别受理。
日前,1℃记者致电商务部市场秩序司,确认中止了直销牌照的申请。 “我们对外说,(为了“保健”市场)正在进行特别的整备。 ”。 市场秩序司相关人士回答。
商务部直销领域管理网站显示,自2006年2月22日雅芳获得首批直销牌照以来,至今已有91家公司获得商务部的直销牌照。
据1℃记者整理,自2009年12月27日沃德(天津)营养保健品有限企业获批后,内资公司未取得直销牌照自2009年1月19日哈德森日用保健品(上海)有限企业获批以来,外商投资公司已两次取得直销牌照 最近两年直销牌照的发放大幅减少。 年、年、年、年、年,直销号码的发行量分别为9家、19家、16家、2家、1家。
“近两年直销领域不规范现象明显,违规直销和传销现象更多,监管部门必须加强审批。 ”对于目前监管牌照的审批进度,王万军认为。
近两年来,申请直销牌照的公司也不少。 商务部直销领域管理网站公布了拟申请直销的授权公司受理公示,但最近的“受理公示”一栏显示空白色,点击无法打开。
“(直销)不仅仅是牌照,其他所有(关于直销批准)的事项都已停止。 目前全省处于“不减”的状态,如可以减少备案产品、直销员、服务网点等。 ”。 广东省商务厅市场建设所的相关负责人对1℃的记者说:“现在全国各地都一样。 我们也是根据上述要求做的。 例如,新的政策调整是落实上级部门的要求。 ”。
1℃据记者整理,2019年1月1日至29日,商务部直销领域网站公布了12家直销公司的若干事项调整情况。 其中直销产品调整( 4家)、直销培训员调整( 5家)、直销地域调整( 3家),这些公司大部分集中在权健企业所在地。
据1月24日发布的消息,天津天狮生物工程有限企业(以下称“天狮”)调整了服务网站,位于上海长宁、静安等区的共12个服务网站被注销。 天狮年取得直销牌照,位于权健企业所在地武清区。
权健事件爆发后,天津十部门宣布打击保健品违法行为,开展了三个月的专项整治。 天狮等天津直销公司也相继整修。
同样位于天津的直销巨头天津康婷生物调整直销产品。 据商务部直销领域管理网站介绍,康婷减少了包括“瑞倪维儿养颜补水膜”在内的13种化妆品。
1月28日,天津和治友德制药有限企业调整直销产品,减少远红磁性枕头和3d远红磁性床垫两种保健器材。
目前,直销领域草木皆兵,但监管风暴尚未结束。 要将野蛮生长了十几年的直销领域恢复到法律规定的边界内,应该是这次监管的直接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