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914字,读完约2分钟
7月6日,重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研究项目(以下简称研究项目)推介会在北京召开,进一步推动了研究项目的组织实施,强化了成果的简洁化,确保了研究项目既定任务和目标的高质量完成。
会议听取了重点项目进展情况汇报和成果总结及简明工作计划。与会专家充分讨论了科技支撑、重点项目成果产出等重点内容,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意见。
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同志指出,自2017年9月启动“攻坚工程”以来,各部门、各地区、各单位高度重视,将其作为生态环境科技领域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作为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一项重要举措加以推进。在各部门、各地区的大力支持和广大科研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科研项目进展顺利,科研组织和管理实现了重大创新,科研成果的产出和应用实现了无缝对接,受到了地方政府的热烈欢迎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有力地支持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
生态环境部负责同志强调,当前重点项目即将进入成果凝练阶段。首先,要提高政治地位,统一思想认识。深刻认识攻关项目的重大政治意义,坚持环境研究者的初衷和使命,高度重视并积极推进攻关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攻关项目。
第二,齐心协力,关注成果,凝练产出。各单位及相关人员要切实履行职责,系统总结科技创新成果,协调大气污染控制规律,提出下一步大气污染防治建议,按照既定目标任务完成成果协调工作。
第三,加强改造和应用,支持环境管理。重点项目应总结各地、各行业的成功经验和先进做法,结合科研成果形成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建议,为打赢蓝天防御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第四,加强资金管理,规范资金使用。要高度重视重点项目财务管理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切实做到专款专用,确保资金的合理合规使用。
第五,加强长效机制建设,做好后续工作。在做好重点项目竣工验收的同时,要注重未来科研方向的细化和长效机制的建设,为全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长期有效的科技支撑。
科技部、农业和农村事务部、国家卫生和卫生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局的领导和代表,生态环境部相关部门和京、冀、陕、鲁、豫省生态环境厅(局)的领导和代表,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联合中心主任和副主任,研究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各项目负责人,魏奋平原“2+26”城市和11个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