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3528字,读完约9分钟

哲宗王服丧3年后,其神位被供奉在宗庙(称为祓庙),前王的事就结束了。 这时,高宗15岁了,当时已经长大成人了,结婚的事自然地提高了议事日程。 因此,1866年1月1日,新年第一天,垂帘听政的赵大妃发布了“十二岁到十七岁,处女禁婚”,即所谓的禁婚令。 根据禁婚令,全国12岁到17岁的处女禁止嫁人,准备接受王室的选择,这在当时被称为“选择” 成为王妃的必经之路遵循朝鲜王朝的惯例,王室在为国王和王世子选择妃嫔时,首先在全国发布禁婚令,禁婚对象是与国王和王世子年龄相同的处女 高宗时年十五,禁婚对象为十二岁至十七岁的处女 当然,并不是这个年龄阶段的所有处女都在禁止结婚的名单上,一点处女被排除在“选择”的范围之外 那么,那些少女被排除在选区之外吗? 通常,在发出结婚禁令的情况下,礼曹会起草并报告《国婚禁止外许婚诸条》。 也就是说,在结婚禁止范围外,是可以照常结婚的条件 高宗时《国婚禁限外许婚诸条》复印件如下:一、国姓二、姓贯不同李氏三、大王大妃殿同姓限七寸亲、异姓限六寸(寸为计算亲疏关系的尺度)四、王大妃殿同姓限五寸亲、异姓四寸五亲、大妃殿同姓限五寸亲、异姓四寸六、殿下异 第三条限制是大王大妃(翼宗的妃丰壤赵氏)的亲属,大王大妃的同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5英寸以内和异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4英寸以内的处女在禁婚范围之外,可以照常结婚 第四条限制是王大妃(宪宗的妃安东金氏)的亲属,王大妃的同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5英寸以内和异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4英寸以内的不在禁止结婚名单上 第五条被限制的大妃(哲宗的妃安东金氏)的亲属、大妃同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5英寸以内和异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4英寸以内的不在“选择”的对象之内,可以照常允许结婚 第6条高宗的亲属也有限制,高宗的异姓亲属,而且亲疏关系在8英寸以内的处女也不在选择范围内 以上的条款虽然是为了防止近亲结婚,但是把当时最大的外戚势力安东金氏的多个女性排除在选择妃子的对象之外,这符合大院君排除安东金氏的影响的想法。 最后被要求“选择”的对方必须父母健在 通常,在发出禁婚令后,向全国派遣选调使,在全国选择合适的处女,现在的话是进行全国海选。 海选后,将各地选出的合适的处女带回都城,等待王室的进一步筛选 选择的人数没有严格的规定,多的少的有几百名,少的有几十名 在发出订婚禁令后,各地展开了“选择”,“选择”完成的地方报告了选择的处女名单,1月15日各地报告了选择的处女名单,全国的“海选”结束,报告了后续王室的“选择” 收到各地相继报告的名单后,大王大妃指示礼曹选定2月中的吉日,礼曹将2月13日定为“初拾”吉日,2月25日定为“再拾”吉日,3月2日定为“三拾”吉日。 但是,实际操作没有按计划进行,第一次拾取将于2月25日进行 经过“拾选”,大王大妃下令:“钱正致禄女、幼学金遇根女、县令赵冕镐女、令徐相祖女、龙冈县令儿初焕女,再次当选,其余与许婚。” ”也就是说,在初选中选择了5名处女进入第二次选拔,对其他少女的禁婚令也解除了 接着,所谓的“再选择”、“再选择”在4天后的2月29日进行,在这次选择中,只有一位王妃候选人闵致禄的女儿被选中,这种情况以前一般选择3个左右的少女进入“三选”确实很少见。 3月6日“三拾选”时,大王大妃征求了大臣们的意见。 “想定大婚、钱正致禄女、卿等怎么样? ”。 大臣们也只能祝贺,大王大妃的决策被称为“宗社臣民无疆之福”。 其实,以“再选择”选择处女为王后候选人,3月6日的“三选择”只是散步过场,完成了相应的礼仪。 在“三拾选”中被选中的少女,从被选中的瞬间开始受到王妃般的待遇,需要住在指定的别宫,护卫队需要保护的是,在这里学习“小学”等儒家的经典,学习宫中生活所需的知识和礼仪。 而且嘉礼(国王的婚礼)中的6个重要仪式——纳彩、纳征、告期、醪澧、亲迎、典雁、同劳,除了同劳宴以外,其他5个仪式在别宫举行,可见别宫的重要性 以往,仁祖以后嘉礼时采用的别宫是孝宗的于义宫,但在这次“三拾选”开始之前,大王大妃被指定为“嘉礼时别宫、云邓南宫为之”,即高宗的潜邸、大院君的邸被指定为别宫,高宗嘉礼中的5个重要仪式在这里举行 “三拾选”3天后的3月9日举行嘉礼的第一个仪式——纳彩,这天选定的使节拿着以雁和立某的女人为妃的教科书(相当于中国的圣旨)去了云旦南宫,把它交给了云旦南宫的主人大院君,之后回到宫殿纳采礼完成。 这一天,高宗国王在侍卫将军的护卫和文武百官的陪同下下到云贤宫,典雁礼后回到王妃和宫殿,之后高宗和王妃在昌德宫重熙堂举行嘉礼的最后仪式(即同劳宴和合学分礼),嘉礼的所有过程都结束了 和“捡”一样,嘉礼持续的时间也明显比以往短 以往的嘉礼一般从20日开始花了1个月,但高宗的嘉礼只持续了13天就结束了 之后,闵致禄的女儿是王妃,史者一般称为闵妃 大院你为什么选择孤儿当王后? 在选择高宗王妃及其嘉礼的过程中,持续时间明显比以往短,此外还有值得观察的地方,是王妃的人选问题 禁婚令后礼部制定的“国婚禁止外许婚诸条”的最后确定规定“父母不齐全者”被排除在“选择”的范围之外,闵妃的父亲闵起禄在闵妃8岁时去世,其母亲还在,当时被认为是“孤儿”,“父母到齐” 但是,不满足条件的闵氏除了“选拔”的范围之外,还被选为“再选”中唯一的候选人,这在朝鲜王朝500多年的历史上并不是唯一的,所以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都无法想象。 从官方文件来看,主持这次嘉礼的是大王大妃,在这件事上可以说大院君发挥了决策性的作用 那么,大院你为什么选择不符合这个条件的闵氏为王后呢? 在韩国提到闵妃或明成皇后(后来被追封的封号)可以说是众所周知的 但是,一听到闵妃和明成皇后的名字,大概十八九都会回答“不知道”。 朝鲜王朝时代,很多女性只有姓,没有名字。 这难怪现在很多韩国人不知道明成皇后的名字 关于明成皇后的名字,1998年韩国乙未倭变(日本袭击景福宫,杀害闵妃)史料编纂委员会编纂了关于明成皇后的资料集,其中之一表示明成皇后的名字是闵贞镐,这大致是哥哥的名字(闵升镐) 很多文学作品以“紫英”为明成皇后之名,这没有史料根据 闵妃的父亲闵致禄是闵维重的5代孙,闵维重是朝鲜王朝肃宗继妃仁显王妃的父亲 闵禄在门荫工作,稍作地方守令后,来到首尔担任过司瓮院的主薄、掌乐院的钱正等职务 致禄首先以吴氏为妻,但吴氏没有留下子女就离开了人世,所以与汉氏结婚生了1男3女,不幸的是1男2女前后夭折,只有闵妃活着,因此闵致禄从小就教他读书写字。 但是作为四代单传的闵致禄不得不考虑继续自家的香火,接受远亲表妹兴宣君夫人的忠告,收养弟弟闵升镐为养子 此后不久,闵致禄因长期生活的艰苦和疾病而放手,只有8岁的闵妃在离宫殿不远的感古堂和母亲两个人生活着 在感古堂生活的这段时间里,闵妃读了很多书,相关记录很少 在1910年在日本出版的《朝鲜最近外交史》中,闵妃小时候读过《左氏春秋》。 这是因为我对历史上各种权力技术的运用了解很多。 另外,她对历史感兴趣,读了很多历史书,对本朝的历史也有很多理解。 高宗在1897年的《大行皇后志文控制行录》中将闵妃称为“喜阅书、历代治乱得失、若视诸掌” 国家典故及列圣朝嘉言、善行或史乘和宝鉴上没有记载者,以后可以说” 这些阅读经验随着其经验的积累,闵妃后来在宫中维持其地位和积极参与朝政有很大的关系 住在闵妃少女时代的感古堂与兴宣君的宅邸后的云贤宫只隔了一条路,兴宣君的妻子弟弟闵升镐被闵致禄的养子收养了。 两家应该是同时交往的。 兴宣大院君选择闵氏为王妃的,首先应该考虑是闵妃出身的名门家,其高曾阿姨是肃宗的王妃,其六代祖父历任曹兵(部)。 其次闵妃的父亲从其高曾祖父单传了5代,到了她父亲这一代只能养育这样的女儿,为了继承香火不得不收养了高宗母亲的弟弟。 这样简单的家庭关系,不会让大院担心将来会有外戚的专权。 更何况,继承了父亲香火的哥哥是大院君的阿姨。 第三,闵妃从小聪明聪明,读过很多经典,将来有助于高宗治国理政 关于闵妃的容貌,很多看过王妃的西方人在回忆录中说她非常美丽,眼睛非常明亮敏锐,把她比作完美的“欧洲贵妇人”,而中国人沈桑红着的描写朝鲜亡国的小说《朝鲜遗恨》则把她比作亚洲第一美人 这些因素可能是大院君选择她作为高宗的王后 闵妃住的感古堂离高宗长大的云楠宫很近,所以两人应该从小就认识了 代表性的闵氏应该是高宗的阿姨,但这个阿姨满算比高宗大一岁。 因为这个高宗一直把她看作自己的姐姐 这种情结在高宗婚礼后的第一段时间还在那颗心中徘徊,对闵妃来说是祸还是福? (本文来自澎湃信息,越来越多的原始信息请下载《澎湃信息》app )

来源:零度新闻网

标题:热门:明成皇后︱“孤儿”怎么破例成了王妃

地址:http://www.0ccn.com//flbxw/18281.html